从成都市区出发,经成南高速,不到一个小时车程,从繁华的市区,到达典型的四川丘陵地区,金堂.转龙镇-中国生态小镇、四川蚕桑之乡。每天从城市到农村的场景切换,是80后农业创业者林勇的生活日常,一个城里娃,却做着一个农业梦。当年报考选志愿的时候,面对家人的反对,林勇仍坚决的报考了四川农业大学,变成为了家人、朋友眼中不太理解的“准兽医”,从此,这位“新农人”开启了他与农业的一段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后,林勇就直接从事了他的对口专业—农牧行业,在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外资动物营养公司,从事饲料销售及服务工作,真正开始了与农业农村的亲密接触。在接下来的九年职业生涯里,林勇服务了很多朴实的农户,积累了他对农牧业的认识,让他既理解了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易与艰辛,也看到了农牧生产中的机会:当下的畜产品,只有品类没有品牌,但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谁能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更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畜产品,谁就能在未来紧紧抓住消费者。
一颗创业的种子,开始在林勇心中种下。2014年,这颗种子终于发芽了,放弃外企销售经理的职位,林勇成立了成都鸣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来到金堂转龙,包了一大片山,当起了老板,他立志,要养高品质、不一样的跑山鸡。
创业的“林总”可不比之前的林经理好当,启动资金有限,建养殖基地,为省人工,他就全家老少齐上阵;育优质鸡苗,日粮要求特殊,林勇自己配方,找饲料厂加工,生产量太少太繁琐被直接拒绝,他就软磨硬泡以诚动人;前期为开拓消费市场,他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自己屠宰、冷冻,然后开车送到客户家中,硬生生用鸡肉的品质、自己的服务、诚意,发展出了近百户的家庭客户,打开了初期的销售局面。
现在的鸣鸡农业,在林勇的努力经营下,当地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已经是成都市优秀家庭示范农场,养殖基地每批次存栏1万余只跑山鸡,每年出栏跑山鸡2万余只,销售鸡蛋30万枚,稳定供应会员家庭500余户,年销售额在200多万元。
事业蒸蒸日上的林勇,也有自己的担忧,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问题始终是压在他心上的一座大山。林勇养殖的跑山鸡,口感、营养都要比一般肉鸡丰富,所以相应的养殖成本也会提高,例如跑山鸡喂养的饲料是粮食饲料,不含任何激素,饲料成本远比一般养鸡高, 而且跑山鸡一定要在200天以上才会出栏,才能保证鸡肉的口感,但这么长的养殖周期难免会面临很大的流动资金压力;同时,林勇还希望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品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他作为“新农人”对食品安全的坚守,让更多人了解“鸣鸡”的品牌,但由于缺少流动资金,这项计划也被一直被搁置。
如何缓解流动资金的压力,以便更专注的搞好农业生产和销售,是以林勇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切身的“难点”和“痛点”。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以家庭为单位,没有完善的财务报表和经营记录做支撑,加之农村产权不明晰,一般很难通过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核。另一方面,农业经营者多分布在偏远的乡村、山区,信贷员通过一两次的走访调查很难掌握农业经营者真实的资产情况,且信息传递成本极高,导致农业经营者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很难取得贷款。
鉴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的资金困境,农户通常的解决方案是把资金压力转嫁给生产资料供应商,但这直接导致了生产资料价格提高,农户盈利能力减弱;或者,部分农业经营主体会使用P2P的资金,资金成本高达20%以上,进一步导致了盈利能力减弱。
但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的政策,引导资本进农村,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以四川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由四川省财政厅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其主要特征就是政策性,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专门经营融资担保业务的地方金融机构,承担农业政策性担保职责,可以起到为林勇等“新农人”充分增信,从而帮助其获得低息银行资金的积极作用。
2018年的12月底,成都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新年味道,人们纷纷备起了年货,成都鸣鸡的销售也进入了旺季;忙得不可开交的林勇,接到了一通行业好友的电话,电话里面,好友提到了小猪配齐,什么是小猪配齐?小猪配齐能解决什么问题?林勇当时的疑问,比给孙女做粉红色鼓风机的大爷的疑问还大!虽然很忙,但抱着对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的希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林勇还是来到“小猪配齐”在成都宣讲会的现场。
在此次宣讲会上,北京云销互动的COO吴代,系统的阐述了什么是“小猪配齐”,“小猪配齐”是全国首家惠农金融政策信息平台,通过借用上游农资供应链企业业务员、技术服务员熟悉农业新型主体、人员分布广的优势,让上游供应链企业业务员成为平台的“共享业务员”,通过互联网的工具,采集农业经营者的基本信息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多维度采集信息,逐渐完成对农业新型主体的数字化,以满足金融机构对其评估、洞察的要求,解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的问题,提高金融机构的获客效率的同时,随着动态数据的不断采集,也降低保后、贷后风险。在这里,林勇还了解到了农担体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
随后在详细了解了小猪配齐的经营逻辑后,作为创业者的林勇,意识到这有可能是解决自己资金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于是林勇在第一时间就通过“小猪配齐”APP录入数据,把自身数字化,为自家的养鸡场申请了一笔50万的贷款用于扩大养殖规模。
继会议之后,很快进入了2019年。新年伊始,林勇又接到一通电话,这个电话,让林勇充满了惊喜,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是四川农担成都分公司的信贷经理打过来,帮他核实贷款资料,核实需求!原来,“小猪配齐”平台已经将林勇上传的数据及融资需求申请与四川农担战略合作部对接,并提交给了相关业务部门。在对林勇资产经营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后,四川农担快速进入审批流程,并第一时间将林勇的贷款需求对接给金堂邮政储蓄银行,随后邮政储蓄信贷经理实地考察了林勇的养鸡场,从申请贷款到贷款成功通过初审,林勇只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而且贷款利率和担保费加起来还不到8%,对于缺乏抵押物的农业经营主体,综合融资成本能控制在8%以内,确实很难得。
在对林勇采访时,林勇忍不住为四川农担的效率点赞、打call,有了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他表示更是充满了信心! 在采访贷款成功心得时,林勇说:“之前我从来没有贷过款,但我一直很注重个人信用,对养鸡场的销售流水记录也保持的很完整,我身边很多农业同行需要资金时都很难从银行贷出钱,一般会采取其他渠道解决缺钱问题,利息高不说,贷款金额也少,相较同行,这次很幸运在四川农担的帮助下、“小猪配齐”的配合下,顺利通过银行审查,申请下来的贷款我会用于养殖基地规模的扩大和品牌宣传。”
采访结束时,林勇露出了自信的微笑,那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千千万万像林勇这样的“新农人”,加油,追梦的人!2019年,一起小猪配齐!